为什么锂电池使用后容量会减少

2020-07-24 14:28 来源:中国网

  为什么锂电池使用后容量会减少,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锂电池容量在使用后会出现减少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在短时间内会出现这种减少嗯?我们江西锂电池招商厂家来告诉你!

280x170(3)

  原因一:过充电

  1、石墨负极的过充反应:

  电池在过充时,锂离子容易还原沉积在负极表面:

  沉积的锂包覆在负极表面,阻塞了锂的嵌入。导致放电效率降低和容量损失,原因有:

  ①可循环锂量减少;

  ②沉积的金属锂与溶剂或支持电解质反应形成Li2CO3,LiF或其他产物;

  ③金属锂通常形成于负极与隔膜之间,可能阻塞隔膜的孔隙增大电池内阻;

  ④由于锂的性质很活泼,易与电解液反应而消耗电解液.从而导致放电效率降低和容量的损失。

  原因二:电解液分解(还原)

  I在电极上分解

  1、电解质在正极上分解:

  电解液由溶剂和支持电解质组成,在正极分解后通常形成不溶性产物Li2Co3和LiF等,通过阻塞电极的孔隙而降低电池容量,电解液还原反应对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且由于还原产生了气体会使电池内压升高,从而导致安全问题。

  正极分解电压通常大于4.5V(相对于Li/Li+),所以,它们在正极上不易分解。相反,电解质在负极较易分解。

  2、电解质在负极上分解:

  电解液在石墨和其它嵌锂碳负极上稳定性不高,容易反应产生不可逆容量。初次充放电时电解液分解会在电极表面形成钝化膜,钝化膜能将电解液与碳负极隔开阻止电解液的进一步分解。从而维持碳负极的结构稳定性。理想条件下电解液的还原限制在钝化膜的形成阶段,当循环稳定后该过程不再发生。

  原因三:自放电

  自放电是指电池在未使用状态下,电容量自然损失的现象。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导致容量损失分两种情况:

  一是可逆容量损失;

  二是不可逆容量的损失。

  可逆容量损失是指损失的容量能在充电时恢复,而不可逆容量损失则相反,正负极在充电状态下可能与电解质发生微电池作用,发生锂离子嵌入与脱嵌,正负极嵌入和脱嵌的锂离子只与电解液的锂离子有关,正负极容量因此不平衡,充电时这部分容量损失不能恢复。如:

  锂锰氧化物正极与溶剂会发生微电池作用产生自放电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

  LiyMn2O4+xLi++xe-→Liy+xMn2O4

  溶剂分子(如PC)在导电性物质碳黑或集流体表面上作为微电池负极氧化:

  xPC→xPC-自由基+xe-

  同样,负极活性物质可能会与电解液发生微电池作用产生自放电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电解质(如LiPF6)在导电性物质上还原:

  PF5+xe-→PF5-x

  充电状态下的碳化锂作为微电池的负极脱去锂离子而被氧化:

  LiyC6→Liy-xC6+xLi+++xe-

  自放电影响因素:正极材料的制作工艺,电池的制作工艺,电解液的性质,温度,时间。

  总结:关于锂电池容量减少的原因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看完后是有所帮助的哦,关注我们锂电池厂家!

关键词:

分享到:
至顶 反馈 至底